首页

舔玉足视频

时间:2025-05-29 06:28:12 作者: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浏览量:38588

  中新社海口9月17日电 题:“渔三代”台青洪小贺:海南自贸港带来渔业转型升级良机

  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色彩艳丽的东星斑、全身波点的老鼠斑、罕见的蓝瓜子石斑……在海南文昌铺前的海南海王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养殖池内各类名贵海水鱼在水中畅游。这里育出的种苗及成鱼,除了大陆市场,还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9月4日,台青洪小贺在养殖基地内展示老鼠斑成鱼。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摄

  这是台青洪小贺的父亲洪宜展建立的养殖基地。洪宜展是最早一批来海南发展石斑鱼苗孵化及养殖的台商,在海南文昌、琼海、乐东等地都有养殖基地,多年来不断探索人工孵化技术繁育名贵海水鱼,靠售卖鱼卵和鱼苗成为海南“石斑鱼大王”。

  洪小贺一家从爷爷开始渔业养殖,爷爷在台湾从事传统渔业养殖,父亲来到海南从事现代化渔业养殖。洪小贺2012年听从父亲的建议,从台湾来到海南打拼。“来到海南后,父亲每个月给我2000元(人民币,下同)工资,让我从基层员工做起,每天洗鱼塘、搬鱼。”洪小贺说,通过3年的艰苦学习,基本掌握了养殖技术。

  11年间,洪小贺协助父亲经营管理养殖基地,同时开设公司自己创业,在鱼类新品种开发、良种选育、科学制种产业化生产、产品加工及运输销售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洪小贺坦言,水产养殖行业“养”不是最难的,最大的难点在于永续经营。水产养殖需要久久为功,新品种的选育过程更是漫长,后续还要考虑拓展产业链,如何永续经营是每个水产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洪小贺看好海南自贸港建设给渔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他表示,基于海南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和温润的热带气候等比较优势,加上海南自贸港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政策优势,企业可以借此引进优质、正规的国外种苗到海南繁育,这些都让海南水产种业发展更具竞争力。

9月4日,台青洪小贺在养殖基地内给鱼儿喂食。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摄

  “像章红鱼过去基本上养殖户只能通过捕捞卖到日本,而现在可以通过人工苗繁育养殖。”洪小贺说,目前公司已组建名贵海水鱼繁育技术团队,主要在产学结合、鱼病防治、新品种繁殖等方面发力。此外公司还与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研发种苗品种,在种苗繁育方面不断有新突破。

  洪小贺说,海南近年来发布的系列加快渔业转型升级的措施,在水产种业发展、休闲渔业等方面有很大支持力度。他希望,在一产、二产事业稳固后,尽快拓展公司的三产事业。现下,洪小贺正忙着在海南筹划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一个集生态修复研究、科普海洋文化、海钓观光、潜水摄影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地,“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后,将吸引更多人走进渔场。”

9月4日,航拍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木兰湾附近的海南海王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中新社记者 林士杰 摄

  随着海南自贸港将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定位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大力推动渔业转型,洪小贺和父亲洪宜展还有更大的渔业发展规划。他们参与投资建设的海南乐东海洋南繁种质科技产业园近期开建。产业园占地约1850亩,总投资20亿元,计划建设集水产种苗研发培育、展示和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海洋水产种苗企业集群。

  在发展水产事业的同时,洪小贺还不断推动两岸渔业发展交流,积极搭建服务台湾青年的平台,并获得“海南青年五四奖章”荣誉。他近期正忙着对接台青来海南参加台商峰会,“届时我将以自己的创业经历,告诉台湾青年应该多来大陆走一走,只有亲自到了这里,才能了解这里的发展变化。”(完)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东部战区发布战训微视频《枕戈待旦》

上交所作出处分决定是:对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和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赵长龙,时任财务负责人、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钱程予以公开谴责,对于上述纪律处分,本所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并记入诚信档案。

现场,助阵嘉宾陈乐基、童予硕、黄鹤分别演唱的《月半小夜曲》《海阔天空》《裹着心的光》《敕勒歌》等10多首流行音乐引得全场跟唱,尽管天空下着大雨,但现场热浪依然不减。

“坦洋工夫”新茶事 百年茶香飘四海

自此以后,放射治疗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随着镭和其他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医学界得以向体内更深处的肿瘤部位施加更高剂量的辐射。质子治疗技术的引入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放疗的精确度。伴随着医学物理学、计算机技术和成像技术的发展,这种治疗的精确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委员通道丨蔡睿: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两岸青年是主力军、晴雨表

路透社报道称,乌克兰目前装备的155毫米火炮最大射程为18英里,最多可携带48枚集束炸弹。而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可携带约300枚集束炸弹,“制导多管火箭系统”(GMLRS)更是将这一数量提升至了404枚。

9支台湾球队赴宁夏参加慢投垒球邀请赛

亚洲地理面积约占全球30%,居住着世界上60%多的人口,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很多亚洲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化的进程之中,同时面临着空气污染控制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挑战。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编制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是亚洲最大经济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可以惠及本国,对于亚洲乃至全球都意义重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